当前位置:首页> 统战时讯>县(市)统战部>马关县
文山马关:“一平台两工程三计划”促各民族“三交”互嵌
发布时间:2024-08-30     来源:马关县委统战部 阅读次数:1991

50762645.jpg

近年来,马关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通过搭建“一个平台”实施“两项工程”推进“三项计划”,扩大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。

一是搭建一个“融媒体+”宣传矩阵。通过广播电视台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播新闻稿件26000余条;被中央电视台、学习强国等媒体刊播新闻稿件2000余条;积极倡导各族干部群众关注“道中华”微信公众号,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阐释、政策解读和学习力度,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,促进各民族在理想、信念、情感、文化上的团结统一。

二是深入实施“枝繁干壮”和“石榴红”两项工程。保护和发展服饰、舞蹈、手工艺品等优秀文化,《顶家女儿》走上央视舞台、《哨久别玛》《哼傣温哩玛》等文化精品在全国公演,电影《阿峨之恋》《金色腰带》全国公映,阿峨农民版画《故居》被选定为国礼赠送意大利领导人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街,建成首个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,带动400余家服饰加工、经营业主发展服饰产业,实现年产值1亿元。春节花山节、锦壮红饭节、民族服饰文化节、熊朝忠拳王赛事等900余场文化活动吸引60余万人参与。

三是全面推进实施“三项计划”。实施“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”。组织各族青少年学生赴昆明、上海等地参加“团结进步同心营”、夏令营等交流活动14期200余人,200余名教师到“北上广”等地学习深造。通过“校企合作”“职校联盟”模式开展技能培训,更多毕业生在上海及“长三角”地区就业,年内引进上海等发达地区80余名教师到马关支教,互学互鉴、增进交流。实施“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”。实施“引进来、输出去”交流计划,推动各族人口流动融居,2023年,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.83万人,引进省外企业入驻马关投资兴业53个;马关、上海等地开展双向干部挂职、人才交流、培训500余人。建成聚10个乡镇1504户6171人集中搬迁安置的“全国美丽搬迁安置社区”—南山幸福社区,通过“六个一批”促就业增收,实现搬迁各族群众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实施“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”。策划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,打造了最美乡愁和最美边境旅游带,建成7个3A级高品质旅游景点。2023年接待游客331.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6.04亿元。